2018-07-04
國內新聞
CIP 結合臺大與丹麥科大共同推動台灣離岸風能教育 離岸風電領域台丹首度產學交流 具體方案推動本土人才培育


培育台灣離岸風電本土人才再跨一大步,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openhagen Infrastructure Partners, CIP)、臺灣大學,及在世界風力發電中首創完整專業課程與具最強研發能量的丹麥科技大學(DTU)三方於4日完成簽訂合作備忘錄,共同研擬離岸風電專業學位課程以及線上課程,著手推動台灣離岸風能教育交流。

臺大、CIP以及DTU已擬定三大合作面向:第一,開設線上離岸風電在職進修課程,此課程將採用DTU現行的線上課程,CIP將具體提出國內外產業界之人才需求,及臺大教授將以對在地技術的了解加入授課,提供相關產業工作者在職進修機會;第二,透過DTU的經驗交流以及CIP的協助,臺大將在現有能源研究中心的教學框架下,開發出適合台灣學子的離岸風電碩士學位;第三,CIP將於今年9月提供全給薪的實習機會,亦考慮提供獎學金給符合資格前往丹麥科技大學就讀的台灣學生,讓學生有機會結合理論與實務,快速成長為台灣離岸風電生力軍。

台灣加速發展離岸風電產業,預計創造3.2萬個橫跨各產業的職缺,同時經濟部預估需要2,100位熟悉離岸風電各面向的核心專業人力帶領產業發展,離岸風電產業將帶動台灣能源轉型,急需豐沛的人才資源支撐龐大產業鏈。有鑑於完整的離岸風電教育體系人才培育是永續發展的基石,臺灣大學有意擴大現有離岸風電研究教學領域,為開發商提供優秀人才並透過產學合作,提升臺灣離岸風電產業所需結構及零組件之本土製造能力,CIP因而積極投身,成功促成臺大與在丹麥已有15年風能教育碩士課程開發執行經驗的丹麥科技大學DTU攜手合作。

臺大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江茂雄表示,台灣若要單獨引進離岸風電師資與資源,費用很可觀,現在透過CIP牽線後順利與丹麥科技大學攜手,此合作亦獲得丹麥高等教育暨科技創新部的跨海重視,對台灣師生是非常好的契機。離岸風電產業工程龐大複雜,除產業本體之外還牽涉到工程認證、保險鑑定理賠、金融貸款等範疇,都需要離岸風電的專業人才。丹麥科技大學DTU的副教授Niels-Erik Clausen 積極參與並帶領風力發電研究超過17年,並且早於15年前就已為工研院與台灣政府部門提供離岸風電研發與訓練,對於台丹產學界透過CIP順利牽成,Niels-Erik Clausen也表示,CIP團隊成員擁有豐富的實務開發經驗,全球14座最大的離岸風場中,這群離岸風電領航者共參與開發及建造10個以上;而臺大是臺灣學術與研發的翹楚,且臺灣老師們擁有非常雄厚的學術基礎,和這兩個傑出機構合作,加上DTU領先全球的離岸風電研發實績,定可加速啟動與升級台灣的離岸風電人才培育,亦可擴展丹麥青年學子的國際視野。

        CIP致力推動台灣離岸風電人才培訓,打造台灣成為CIP在亞洲推動離岸風電的決策中心,針對與臺大及丹麥科大的合作,台灣區計畫執行長侯奕愷表示,他畢業於丹麥科技大學且曾受邀至英國牛津大學教授分享離岸風電,對未來臺大與DTU的線上課 程,他也將貢獻長達16年的離岸風電開發經驗。同時侯奕愷宣布CIP的實習生計畫,於極短時間內已收到全臺逾百封履歷表,本周四將展開第一階段面試,今年9月將選出至多10位學生展開兩年全給薪實習,月薪高達五萬,實習領域包括離岸風機、海底基礎、海上變電站、電網與電纜、海事工程、環境管理方案、風險與規劃、合約管理、財務和衛生與安全。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