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4
國內新聞
丹麥能源轉型之啟發 政府、民間、產業支持與共識為關鍵

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openhagen Infrastructure Partners, CIP)實踐當初環評承諾,本月底將於彰化召開第一次環境監測小組會議,而身為小組委員之一的丹麥能源公共事業與氣候部能源顧問 Anna Riis Hedegaard 在來台參與會議之餘,CIP 今日也特別她安排與彰化學子面對面,以「射月思維-丹麥綠能轉型之路」(Moonshot Thinking – The Green Transition in Denmark)為主題,從鼓勵創新、大膽思考的心態,分享丹麥40多年來發展離岸風電的過程與思維,以及再生能源對丹麥所帶來的效益與丹麥成功能源轉型的關鍵。


Anna 在演說中表示,丹麥邁向再生能源轉型之路主要是由民間社會力量由下往上推動,過去丹麥曾高度仰賴石油進口,然而 1970 年代初期的石油危機重創丹麥人民的生活與國家運作,經濟開始衰退。為了扭轉困境,達成能源自主,丹麥政府雖於 1976 年推動第一次的能源計畫,但仍以核能與石油生產為主。然而,此時民間社會也積極表達對於能源議題的關注以及政策辯論,由民間社會自發性地發起各式風能發展運動,甚至自力搭建風力發電機,表達希望能以再生能源發展作為丹麥能源轉型的基礎。最後,這股力量催生了丹麥風電產業的開拓,丹麥風機製造商維斯特(Vestas)1979年開始投入風機建造,開啟了丹麥離岸風電再生能源轉型的道路。


時至今日,丹麥有 40% 的電力源自風電且供應穩定(近乎可達 99.9% 的時間不中斷),而在以再生能源為主體帶動經濟成長的同時,溫室氣體的排放也逐漸下降,預期 2030 年丹麥所有的電力將由再生能源提供。而丹麥之所以能走到今日這一步,Anna 表示政府、民眾與產業界的支持與共識是丹麥能源轉型的關鍵。絕大多數丹麥民眾支持再生能源,並將環境與經濟變遷議題置於經濟發展與勞動市場之上,而產業界也積極支持綠色能源轉型;此外,在穩定凝聚的共識下,即便丹麥現今有32個政黨,但丹麥推動再生能源的政策方向並不因為政治或政黨輪替而大幅翻轉,不分黨派皆支持再生能源的發展;最後,政府持續推動創新的政策作為,並訂定2030年降低70%溫室氣體排放為新的目標。政府、產業與社會三者對於丹麥能源轉型的調和與合作,造就了丹麥再生能源的蓬勃發展。


最後,Anna 在鼓勵學子以友善環境思維與大膽創新思考為綠色能源轉型付出一份心力外,同時也以綠能產業工作者的身份,與現場彰化學子們介紹台灣未來 20 年最受矚目的產業,以及她的從業歷程,鼓勵在場同學為氣候變遷與能源轉型而努力。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