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P 彰芳暨西島離岸風電計畫宣佈完成第一座水下基礎安裝作業。
彰芳西島離岸風場共將安裝62座三腳套管式水下基礎,每座高度達 80 公尺,約 26 層樓高,平均每座重量超過 1,200 噸,並委由荷蘭大廠皇家 Boskalis 與本土華聯海事工程有限公司所合資之伯威海事動員工作船 Bokalift 1 負責基樁與水下基礎安裝。
彰芳暨西島離岸風電計畫執行長 Dennis Sanou 指出,第一座水下基礎由伯威海事順利完成安裝,是彰芳西島風場的重要里程碑。彰芳西島離岸風場計畫由 7 國主權出口信貸擔保、25 家國內外銀行提供專案融資,務必得「準時交付」。執行長強調,政府應能了解到本土廠商於時程壓力下製造生產水下基礎所面臨的挑戰與風險,更務實的、透明的面對本土產能現況。在以如期如質併網為唯一前提、並堅守環安衛的標準下,CIP 將持續鼎力支持國產化最大化。
CIP 台灣區董事總經理許乃文表示,CIP 全權委由世紀鋼以總價承攬供應的62座水下基礎,至今仍是台灣離岸風電史上最大的一筆本土化訂單,伯威海事亦是目前唯一提前落實水下基礎施工本土化的大廠。縱使疫情考驗與本土化學習曲線遠比原先預估的嚴峻,CIP 與世紀鋼和伯威海事仍將克盡最大努力、持續對抗挑戰。
世紀鋼董事長賴文祥則說,水下基礎製造所需的技術含量遠遠比原先預期還高。為了支持政府及業主 CIP,世紀鋼已額外大幅挹注新台幣 120 億元,加速台北港其他廠房的建置進度,同時於世紀觀音廠、世紀樺欣台中廠、世紀雲林廠,額外擴增產線以培養本土供應鏈。在面對鋼構交付隨時可能延誤的龐大壓力下,世紀風電仍自今年 6 月起陸續於台北港完成頭幾座水下基礎的焊接與組裝。本土供應鏈的建置非一蹴可及,第一筆 62 座水下基礎訂單的準時交付,對世紀鋼後續於本土市場跟亞太市場的競爭力至關重要,支持國產化政策是世紀鋼不變的使命。
而負責本次水下基礎運輸暨安裝工程的伯威海事專案總監安權嘉也表示,彰芳西島離岸風場第一座套管式水下基礎的順利安裝,對伯威海事在台灣海事工程高規格本土化的推動上是重要的起始,在面對今年施工天氣窗口已所剩無多的情況下,伯威海事將盡全力全速追趕施工進度,感謝業主 CIP 以及政府於防疫作業與船員入台流程上給予的指導與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