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國產化成果

彰芳暨西島離岸風場位於台灣彰化外海,於2018年經濟部能源局離岸風電遴選中共獲配 600 MW 併網容量。依遴選結果, 彰芳離岸風場有 100 MW 分配於 2021 年併網,彰芳風場之其他 452 MW 分配於 2023 年併網,而西島離岸風場 48 MW 則分配至 2024 年併網。根據工業局各年度的產業關聯政策要求,彰芳暨西島離岸風場的併網年度有最多的國產化執行要項,是本土化責任最重的離岸風電計畫。而彰芳西島計畫,以及由中鋼公司與CIP共同開發之中能離岸風電計畫, 是唯二於2019年底通過經濟部工業局產業關聯審查之離岸風電計畫。



彰芳暨西島離岸風電計畫於
201810月,在前副總統陳建仁先生見證下,與世紀集團完成水下基礎公營合約簽署,以整場600MW之併網容量、共62座套管式水下基礎下單世紀集團,創下台灣離岸風電史上單筆最高金額之訂單: 165億,以具體行動催生台灣離岸風電產業鏈。此訂單預計帶來300個直接就業機會,而世紀集團也與水下基礎結構最具實績的丹麥製造商Bladt Industries共組世紀鈽錸特,實現技術移轉。

在水下基礎運輸及安裝方面,彰芳暨西島離岸風電計畫同樣以整場600MW裝置容量下單,較工業局所規劃之國產化時程提前於2021年落實水下基礎運輸暨安裝本土化。此筆訂單更促成本土海工大廠樺棋營造與荷蘭擁有百年歷史的皇家Boskalis合資,組成「伯威海事工程公司」,讓樺棋正式踏入離岸風電海事施工產業。



依工業局的產業關聯政策,總計有近
20個離岸風機零組件項目需落實國產化任務。而彰芳暨西島離岸風場早在20183月便選定MHI Vestas為風機供應商,加速推動風機零組件在地生產。彰芳暨西島與中能離岸風場以共計 900 MW 的併網容量,聯手打造離岸風機國產化之經濟規模及綜效,催生台灣風機產業鏈,除在台中港開發共計約80公頃港區土地,啟動鑄件廠、塔架廠、組裝廠及重件碼頭建置、形成產業聚落外,更促成MHI Vestas在歐洲外的第一座葉片廠落腳台灣,讓台灣擁有中國以外、亞太區唯一之離岸風機葉片廠。



離岸風機的運輸與安裝,彰芳暨西島離岸風場同樣以
600MW容量整場下單由台灣國際造船與比利時大場DEME所合資的台船環海,以超過政府本土化規定的12.5被裝置容量,成為台船環海成立後的第一張單。



推動海事工程本土化是彰芳暨西島離岸風電計畫的責任,彰芳西島的風場鑽探及探勘工程,動員全台鑽探能量,透過與國外資源的整合,分別與宏華營造、環球測繪、鈜大公司即國際海洋等船隊合作。彰芳暨西島離岸風場更輔導台灣第一艘本土自主設計組裝之鑽探船─奧黛麗絲號(
Polaris Australis)正式啟航,以8千萬元大單為奧黛麗絲號開市。彰芳暨西島風場主動投入全球離岸地質探勘的專業海工資源,聘請國際環安衛專家與資深鑽探工程師駐點指導,涵蓋鑽探設備與技術、教育訓練、環安衛訓練等軟硬體面向,協助廠商完備所有必要文件與船舶設施檢驗需求,以符合國際環安衛認證的嚴格標準。